该用户从未签到
|
职场新论——职场挖井术[职场现象专题]ZT- t5 Z$ w- F" [; h0 Z4 b" N
风舞云6 l% ~' c* [+ J
: m; c* O: A b i7 q, T
[风按] 很多人习惯于每天的上班、下班,月底领薪水,希望明年公司提点薪……从不去想太多。其实,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工作,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如何结合现有的工作或把握下班后的时间,规划、发展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就是在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我们必须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这样,当未来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还是有水喝,而且喝得很悠闲。 你希望继续挑水吗?
' f6 Z& j7 i# x. ]3 I7 p o 目前很多在企业工作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从职业生涯的发展来看,似乎每一个在职场打滚的朋友都必须有一口自己的井,看了下面朋友的文章,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职场挖井术的,您有何高招?$ n1 J: b( h' G* D3 n8 N4 h' R
9 ]) M* ^4 _2 r1 E( p3 \4 l
你在河边挖井吗?
( I/ ~& U' }6 I! M% U x/ K作者:张锦喜(JEILON)5 Z. o7 ?2 V( x; }0 t4 f, B) O# L
我们常常见到周围这样一些例子:某人在单位只是个小角色,但是勤于钻研,研究出和公司产品相关连的上下游配套产品,不但使得单位的产品卖得更好,而且这个产品也使得公司投资上马新的项目,而他被任命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并拥有股份,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成为举重轻重的人物,一鸣惊人。 - \; [& Y. _ m3 j" C1 {: h* i4 E
是的,也许你公司现在就有这样的人。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专长和优势,而同时利用公司给到的条件和平台,珍惜平时的点滴时间,和左山的和尚一样,在“挑水”的同时,为自己挖了一口井。
3 l }" j; a6 ?( L而且,他是在河边挖井!3 _/ Y% c5 c, I" k' m3 K% Y% }) P5 z0 t
是的,公司就是一条河,你在这条河上挑水,而你懂得在河边挖井,便是最佳的挖井“厚黑学”!因为你是在用别人的条件,别人的环境,别人的给你的机会挖自己未来的井,自己的风险很少!
2 l% I5 b0 r7 k* J ^9 i% f; U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些聪明的挖井人,他们在河边挖了一口又大又深的井,当市场的气候不好时,原来的河甚至干涸了,而他们还有很多水喝。
( ]4 ~* N: j0 q8 S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游戏规则。在河边挖井,请注意几个原则:# J' I$ M1 F( c( f% U' j- o$ N% q
Ø 首先要争取在挑水中做“大力水手”,多下河,多挑水,抢挑水,筑堤修坝,放船撒网,这样才能积累挖井的本领,获得在河边挖井的更多机会。
. D# _; }3 [# b9 l q; x0 kØ 善于运用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善于发现“河”的不足,完善它。而同时利用“河”给到的条件和平台,珍惜平时的点滴时间。
9 \4 v1 u: ]+ Z& {. fØ 决不要做放水决堤的事情,除非那条河的行为伤天害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无论如何是河给你机会和条件,即使它将来自己干涸了,你也不要去嘲笑它。否则,在“河井生态环境”中,你会成为一口孤立的井,随时被人报复封了“井口”。例如,有的人偷公司商业秘密、挪用公款,拉走客户,这些不是我们提倡的“厚黑”,是“歹毒”。
4 x4 R. H) m4 @/ Q1 a8 ~我们也见到很多人身在河中,却不好好利用条件,总是希望标新立异,不想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依赖“河”,于是每天总是跋涉很远,犹如去沙漠挖井。在沙漠挖出井来固然好,但是机会多大呢?成本多高呢?为何不先在河边挖井,等你有足够的水源了,再考虑如何引渠入漠呢?!8 ]9 N% S, d, _' @0 U
还有的人,身在河里,本来可以在河边挖井,却总以为自己每天都是为别人挑水,于是应付了事,碌碌度日。你不相信吗?也许你就是这样一个人——比如公司要求你今天完成10个老客户的售后服务工作,上午你就完成了,下午你在想,本来可以做多10个的,可我干吗做?公司又不给我多发工资!——看看,你是否有类似的行为?你周围有多少类似的现象?!( h; v& T* Q c6 ` ^& w
你是不是该转变一下观念——我下午就做多点,积累多点客户关系,积累多点客户管理经验,提前完成明天的工作,明天也许老板会因为我的效率高而给我新的任务,或者我可以学点其它东西,为我未来自己挖一口井积累资本?
- Q- t l" g) i3 l' Z
6 j' y2 q- x; N, f定位你的井
n4 ]- a2 x& a2 A) b作者:张锦喜(JEILON)4 `2 ~+ l; }. V0 r2 p. O* n7 D
每个人未必都能成为“老板”,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板;每个人不一定都拥有一条江河,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口井! * g7 ]6 h+ k+ D& Q' P3 U1 e
——只要你找到井源、找到挖井的方法,并按照正确的方式去挖!
" E- \7 z: c. `6 n井有三个类型:0 P! G! O& S* u" |( W
Ø 水缸型:朝“一技傍身”的方向发展,例如自由撰稿人、律师。虽然劳碌奔波,但是体力不支时,还是有一口水喝。6 S( {( o, Z5 [
Ø 水池型:朝“超级(而非平庸)职业经理人”的方向发展。虽然不能为后代留下太多,但自己颐养天年绝对没有问题。0 z' g2 o8 D; n) {5 j
Ø 水井型:朝“创业”的方向发展,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Q4 {. _' y" {' @5 O" S) p
就如一个产品一样,要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位置,必须做好“定位”。) Q" {6 Q ]/ ^- _ `
1、你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 U# k; ^: ]0 Q- F9 ~8 ]! a- p这是关于职业生涯的隐性问题,也是本质的问题。关于职业生涯的种种规划和选择,都是为了自己的某种成功。
# r( }$ y4 n8 e/ b2 A6 o0 `$ }9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每个人的成功定义都不同。
; _" |9 Y- G. V2 ]* X$ V三年内赚到一千万就是成功;有份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稳定工作是成功;有了自己的公司叫成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成功的定义,而从心理学上说,每个人对成功的渴求,就是自己前进最大的驱动力。而不同的成功就是一种不同的定位——我们把它叫“愿景意象”。就如一个画家要创作一幅画,他头脑中一般必须有这幅画的意象。% T2 D8 a7 N0 M8 l
不过,可悲的是,很多成功学的理论或专业培训只告诉我们到这一步为止。他们振振有辞的告诉你,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永远不是好士兵”,拿破仑打参军起,就想做将军,所以,你也要这么做。“怀上一个远大的理想,然后努力,之后必定成功——你一定要坚信自己必定成功实现目标。”
2 q8 B2 G9 Y' \——其实,当我们听到这些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明白:第一,其实拿破仑只有一个,不是每个想当将军的士兵都能成为拿破仑;第二,其实至少90%的士兵都想过当将军,正如几乎所有的人都想有钱,不过这是不可能的;第三,恰恰相反,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基本都是好士兵。) H a6 A( A) w m! D
不过,我们几乎都相信了培训师——这也是我们花那么多钱去培训,结果还是不成功的原因所在!
8 B1 Z5 `- S2 k$ `, c1 G( o那么,你清晰了,对不对?他们在告诉你:“我要哄你,但请你相信我”,是不是?; s3 ^* [$ v7 `: q/ G
可是你又有了新的困惑,那现在我怎么办?难道不能怀有一个成功的梦?
3 Z% q) f$ x2 B" B% C3 I+ ^5 \: ]2、我的未来不是梦!. ~: G `; d! V4 Q
每个人都希望“我的未来不是梦”,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如此,你就必须清醒认识到:不是每个梦想都能成真。只有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梦,你才能把它变为真实。
7 b. p7 e8 Y) j+ E/ M: h那么,什么样的梦才是属于自己的梦呢?( \8 L" o) v+ c, a9 l
Ø 有何优势助你成功? # J2 x# I3 V! `2 g. }( f
怀有一个成功的梦想,是前提,怀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梦想,是根本。所谓适合自己,就是这个梦想必须符合属于自己的优势。你必须将自己现有的、即将可以拥有的、可以借助的优势都一一列出来,看看它是否构成实现梦想的条件,如果缺乏,缺些什么,可不可以争取到?3 v3 R S. M' Q. e
考虑这些问题,不要存在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例如,现在我缺的就是启动资金,但也许我明天会中彩票……如果你万事具备,但是没有东风,你仍然难以成功。
S6 e% Q) g; ^2 h) D$ DØ 有何劣势阻碍你成功?
% ^; U# ] u. Y. }: E" J同样,如果知道自己的优势,也必须清楚有什么劣势会威胁你的成功。一条铁链的坚固程度,决定于它最薄弱的那个环节;一个木桶可以乘多少水,决定于最短的那条木板。有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许会使你功亏一篑!4 s, l0 j9 V0 k7 l) c
多数人总是拥有自信,有时太多关注自己的优势,而忽略了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劣势(注意,不仅仅是缺点,而是“劣势”)。/ d1 M- n3 p8 d% w3 I
只有最大程度符合自己的优势、而又能回避自己劣势的梦想,才具备有“梦想成真”的前提。你的未来才不是梦!
2 Z$ g4 Z. G; m0 j6 H3、把握挖井的关键( C% S2 M2 V0 B$ }- y
是的,当你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之后,你才拥有理智、清醒的头脑:这时你会认识到,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希望中的样子,只有正确的定位自己,才能成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将军,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总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老板。这已经是谁都明白的事实。不过,幸运的是,只要每个人拿起工具,找到水源,坚持挖下去,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口属于自己的井。这也是一个大家都不会否定的事实!
. }- t; a$ q! k2 Q; }( u5 s但是每口井的大小、形状和深浅不同。这就是“定位”。
9 j7 o9 L5 g$ U' G# ~# R3 D* eØ “定位”——挖井的关键
& L0 F$ J" T3 X最佳潜能区决定你可能作得优秀和卓越的领域。“努力”不一定有结果,努力可以做得“很好”,但如果不是自己的潜能所在,不能做到“卓越”。如,大音乐家贝多芬再努力,恐怕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拳击手。
: | w W* x5 x- xA、角色定位+ T' B1 ^0 j# ]0 u! n6 l
过去职场上存在太多的理论书籍和培训,引导我们进行专业定位、职业定位、行业定位或职务定位,他们都没有错,但都是一些片面的,或者表面的功夫,因此导致了很多人全力以赴还是未能成功。因为他们忽略了更加本质的内容:七分人事的努力是否符合自己的“三分天”!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从专业定位、职业定位、行业定位、职务定位观念向角色定位观念转变:在团队中,在公司、在社会,在生活圈周围,你正在、你希望、你可以充当什么角色?他们必须是符合你“三分天”的角色。) b" k) I* P \" x9 `
B、行为转变. n& Q' I7 ^0 W- p1 K
a、 从“三分天”出发,从自己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出发,定位自己的角色,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梦想。“定位”原理符合社会分工的规律。最佳潜能区成为主要开发区,但如果某一缺点成为屏障,要全力清除它。而某些“命中注定”、不能改变的劣势,我们在做自我规划的时候,要努力回避它。例如,你对音乐有非常优秀的感觉、理解和把握能力,但是你天生声带有问题,那么,这不是缺点(注意:本书缺点的定义是“可以改变”的;而劣势是指“不可改变”的),而是劣势,你就千万别梦想做个歌唱家,否则,跟随你一生的只有不断的失败和打击。但是,你可以努力于成为一个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家。. O+ Z! P1 E( p: a
b、 从“不断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足”向“发挥自己的三分天”(80%精力发挥优势,20%精力投入于改变缺点,记住:千万不要主次颠倒!)转变行为。过去,很多成功学的理论和职业机构的专业培训,都告诉你:“你没有成功是因为有哪些缺点、劣势,从现开始,你必须按我教你的方法改变自己的缺点和劣势,于是你就能成功。”而当你没有成功时,你并没有认识到他在误导你,因为方法是正确的。可是,这正是可悲的地方——方法是正确的,可是方向却是南辕北辙!就如你感冒了,培训师给你的不是清凉茶,而是人参和鹿茸——而全世界总以为那是好东西!
& a) P- h0 R9 B7 hc、 更加可悲的时,当你坚持了很久没有成功,而放弃努力时(其实是方向不符合自己而倍受挫折,最后“自我保护”的一种行为),你总是对他们自圆其说的结论深信不疑:“你没有成功,是因为你不能坚持!”——是的,因为你放弃了。看上去似乎确是如此!于是,成功学的大师们使得你不再怨天尤人,但却变成开始埋怨自己——“自己不努力啊,自己不能坚持啊,怪谁呢!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不能成功的,假设我努力,我会成功的!”——于是,慢慢的你成为阿Q。虽然你不能走阳光大道,但你本来可以走乡间小路,可是伟大的成功学却把你赶进死胡同!伟大的成功学就这样扼杀了你的成功!! Q. X4 E- Z- y. X# e% Y/ U" n
d、 成功角色定位的核心:不可代替性。笔者几年来对数百名成功人士的跟踪研究发现,他们的成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某个时段某些方面某个范围内能作到“不可代替”。不管他们是来自大企业的老板、成功的政治人士、还是市井里做豆腐做得名声远播的档口小老板,都具备某种程度某种范围某一时间内的“不可代替”。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无论你处于哪一职位,哪一行,只要适合你的潜能,你就应尽力做到卓越,做到不可代替,成为“状元”。而不要将不符合你“三分天”的职位定位成目标。不可代替性要求在自己的角色定位上出类拔萃。; c( |+ x, b) I! D, i7 A9 P
“不可代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说一定要做到全世界独一无二。某一角色是在一定范围内(例如某行业中)别人难以代替的,就是不可代替。例如,西安某市场的“豆腐李”,做的豆腐就特别出名,每天人们都是排队买豆腐,而且他的豆腐价格是别人的三倍。他在这个区域的地位不可代替。后来他把秘方授权给一些高级餐厅使用,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也为自己挖了一口井。
( u5 l8 t1 \( g& G不可代替具有时间性。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今天是独一无二,如果不思进取,明天可能倒数第二。我们要用这一观念指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角色能力的发展,防止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我们自己的“井水”才能随着时代的步伐同步、发展、优化和积累。
% o' L8 q2 U# c/ [+ t: e2 @* A到这里,我们进一步做一个小结。' F' R+ G( Q8 c4 P# }- w( |
我们终于知道了,很多人之所以能成功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是因为他们在挖的过程中,首先挖出自己“三分天”的井源(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碰巧的),进而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井,遵循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智能结构,深入拓展自己的最佳潜能,再而充分利用、发挥自己可以控制的主客观优势(包括各种外部资源),挖出自己的井。
' c: a* ^. a- F5 `9 C定位是一个关键,“豆腐李”、科克的井是“水缸型”的井,Cisco的钱伯斯,盛大网络唐俊的井是“水池型”的井;比尔·盖茨,李嘉诚的井,是“水井型”的井。
% H# R% v( L$ l2 A假设我们可以打乱了他们的定位,例如“豆腐李”觉得做软件如做豆腐,他开始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做个“微硬”;而假设盖茨一开始不是做软件,而是觉得做豆腐是一个赚钱的新领域,如果全世界的人每天都买一块“微软豆腐”,那么也可以发达。于是他们分头行动,你说,结果会怎么样?' p# Z& y% K& Y K& K, t! D
——笑了吧!可是也许你现在正在笑的就是自己!看我们周围多少人就是在错位做“微软豆腐”中碌碌终生!
" B6 u/ A' I& {
! n% V9 u/ D2 f$ v3 R* i1 K / G& ?) d% C1 y/ M' W
挖井学的“职业生涯”- N8 X# t" z' \# N, }/ C, l) V4 Z8 }
作者:张锦喜(JEILON)2 I% B7 p4 S- t
1、“职业生涯”分解 0 C, Q* ?1 T5 j3 X0 N9 h; ?
挖井学对“职业生涯”有一个独特无二的定义。就是分解成“职”“业”“生”“涯”来解释。 u& F/ |# K$ [# K5 D: i
Ø 职:职务、职位
6 k1 e4 _" |8 z5 a: K; N+ FØ 业:行业、专业 、公司
; M: h- A; a$ S0 L3 uØ 生:生计,本质就是“收入”。核心主题: g& R; h4 V0 b0 b! J o
Ø 涯:时间、时段,是个附加主题。
& N' G5 n7 o3 {2 H9 E, J+ c这种看似荒谬的拆字释义法,却能清晰揭露很多“挑水”、“挖井”人员的矛盾问题。如,你是为一个更高的职位去作选择,还是只定位于某种职务的工作兴趣?你在择业时是注重先选行业,还是选专业,还是选公司?三者往往不是统一的,选对兴趣的行业,未必符合自己专业,有符合自己专业和兴趣的职位的公司,未必是你要去的公司类型……反之也然。而“公司”要素中,去大公司(外资,国企)还是小公司(私企),也常是选择的矛盾。而收入,就绝对是一个核心问题,哪怕你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去大公司发展自己某种能力,多少工资无所谓”,但起码你内心一定有个底线,有个增加收入的计划和欲望(也许你自问:发展某种能力是为了什么?就会发现,最后的答案,都和金钱有一定关系)。而时间,常常是自我规划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却是个重要的主题因素。因为我们发现第一章提到的“五个迷茫的问题”,自己的现状没有变化,事实就是因为没有随“时间”变动而变得更好。你必须首先确定:你愿意、你计划在某一公司、某一行业、某一领域、某一职位干多久,才能规划所有的行动计划和下一步的方向。很多求职者在这些问题上往往是模糊的、或无法准确选择的,因为不知道选择的正确依据是什么。(选择的正确依据见下面分析)
: I' A& a! R# B1 q' |) x2 s2、来自“马拉松”的恐惧1 Q3 M; R3 b A, W6 b
如果你的职业生涯的任何方面没有随时间发生变化,那就是一场“恐怖的马拉松”,要消除恐怖,要理智的从东家挑水转到西家挑水,自己必须清晰回答10个问题:+ u, o0 _% t5 f
) c' `& a/ D# `+ o
1) 现在的工作一开始就是这么无聊吗?(答不是,就可能是自身有问题,如能力进步停滞)
4 }$ {* C5 d j! r" \2) 同样职位的同事也认为这份工作无趣吗?(如果不是,可能是自己态度问题;是,则公司HR管理有问题)7 k, E3 }. O# H0 y# g" V; s0 ?
3) 在工作上是否仍有学习与成长的空间?(有则不要轻易跳槽)
" `/ F6 U" E% P$ ~4) 如果重新选择职务,自己最想做什么工作?(关键问题:是兴趣和“三分天”所在还是为了“新鲜感”?)
, `4 F* c+ g) v2 i9 S2 n5) 留在原来的公司,有换跑道的可能吗?(有,则不要轻易跳槽,但即使有,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自己核心能力的发展)
; A# j/ T* T3 h+ I6) 跳槽到其它公司,有换跑道的可能吗?(这种可能不是概率上的;而是基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A& S0 G# m, C2 \9 S
7) 朋友转换跑道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当局者迷,可以作为参照物)
. D8 r6 J. ^6 H u2 y9 ~+ c8) 自己有转换跑道的本钱(专长或兴趣)吗? (核心问题,答案否定则不要考虑)" x ~/ A& x/ u- I* f8 E. h
9) 如果有进修机会,最希望学什么?为什么?(补自己的不足,更要强化自己能力上的优秀领域)
8 c: D) O- \3 U10) 自己想象中的一段时期(1、3、10年)后是什么样子?(未来的定位)7 H3 B" N, F, l& h8 c+ P7 t) o
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是否清楚“选择”将会付出哪些“机会成本”,以及选择的“资本能力”如何。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好奇心的本能;而“选择”是恐惧的原因,人们会因为害怕机会成本的付出而不敢选择。 @- k* i" ~ S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在“跳槽”的选择上,你必须清楚10个问题的答案,谋定而动。# p+ D3 o" v( _8 } S
3、错误的传统职业生涯路线
" e+ k. q- I% w3 R( V' J3 H但谋定而动之前,还要清楚,很多流行的职业生涯的观念是错误的。目前社会上流行两种“职业生涯路线”,笔者认为都是错误的,因为很多非正确的跳槽现象,及多数人职业生涯的失败,都和这两种观念的误导有关:! q0 x; w0 s# q t
Ø 向金字塔顶攀(职位、资历)8 R; W* t. a" ^+ ~: f# b
Ø 向独木桥前进(与某一专业、经验或背景最直接联系的单一方向)
" H+ G, F8 _! w* e8 h错误用的原因:
# K- q8 _$ h" x, D: ka. 金字塔尖只有一块金子——如果公司告诉你,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那只是一个和“老天是公平的”一样的政治谎言;如果你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升职”,那你就是具有片面的理解和错误的思想——你应该清醒的知道,一批员工只有一、二人最终获得这个空间。
& `% b2 i4 F( d+ t p/ ]正确的意思是:空间可能是你能力、潜力的空间,不是职位空间。而对于职位而言,公司提供的只能是机会(且绝大多数公司的机会不是表面标榜的对每个人平等的),而不是空间。% L2 r% L& Y0 g5 k) o
b. 条条道路通罗马——现代社会的一切都是以变应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已经从“追求终身的就业”变成“追求终生的就业能力”。独木桥如果不符合自己的“三分天”,就成了“奈何桥”!
) h P, g/ X7 S) J) Q4、从我自身的经验向大家谈职业规划的误区与正确方向:
/ e- W3 b; z' oØ 误区:升迁构成成功职业生涯的一部分,所有的工作(学习)是为了一份成功的人生简历。 j; T! j4 {, }- F/ a: s! @* P& ^$ {$ v
错误原因:为了给别人看自己的成功,在乎别人的评价。
2 v# A' S0 _. Y7 _8 k% `. aØ 正确:绩效或岗位成就才是成功职业生涯的标志;快乐的工作着并充满成就(或有收获感、充实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 8 t1 D/ g! E" g6 Y
正确理由:为自己而生活。在乎自己的感受。
2 ?5 a; b- F6 O5 O) L3 W笔者多年来在公司致力于推行角色定位的人力资本策略,构建角色文化。虽然在职位上也经历了从一般职员到首席运营官的不断升迁,但不会为了其它公司许以其它运营管理的高职而动心,因为自己追求的不是一个高位或一份高薪,而是某一领域(管理领域)的绩效和成就,反而,因为这样的敬业理念获得不断升迁;再如,在笔者主管的部门中,有些部门主管的薪酬已经高过笔者,因为角色定位使得其在负责的领域成长为“状元”,我不能比其在该领域干得好;同理,不表示他工资高,就理所当然可以取代我的职位。因为工资也是按照角色定位设计的。看看多数公司的顶尖销售人员可能拿比老总还多的薪酬,理解角色价值就不难了。所以,员工应该按照自己的“三分天”追求在自己突出的方面做到顶尖、不可代替,才能为自己挖一口井。能否“升迁”并不是一个最终的价值衡量标志。例如,很多技术高手都不适合做技术主管。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角色定位时,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必须清楚自己对成功的定义。1 t) X4 y/ x' L$ W) f# `4 b
* }4 M6 ]: m' t, x
7 R5 v& H; R0 O) d. q# X! W1 G职业发展规划: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5 @0 K9 p: J) G7 r! J9 s S作者:xiaoyaojiuhao
) D+ B5 o* `' E0 ~7 ?曾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深受启发:有两个和尚,分别在相邻的二座山上,二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挑水。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于是另一个和尚便爬上了这座山,看到老友正在悠闲地打太极拳。他好奇地问:“难道你不喝水了吗?”老友指着一口井说:“这几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再忙再累,总要挖一点。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了,我就不必下山挑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碰到挑水与挖井的矛盾。职业生涯发展顾问乐富认为,即使在位的职业再热门、薪水拿得再多、公司再有发展前景,这只能算是“挑水”;在完成当前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能为下一个职业高度充电、积累经验,则是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将来不但有水喝,而且还会喝得很悠闲。 谁成了“没水挑”的和尚? 不可否认,大多数人会被既有的回报所禁锢,“万一花了很多的时间、精力挖井,最终没能挖出一滴水,怎么办?”“我知道这家公司、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但至少有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不要太难!”……。职业发展顾问乐富发现不少人陷入了一场心理上的摔跤比赛,牵绊于自己正在做的工作、自己或家人认为应该做的工作,以及自己愿意做的工作之间而不能自拔。1 J7 y2 x$ a3 b, C4 e# e3 I#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