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漂一族”期待更多社会关注; H& W5 a- i9 J* I
2 |! b a- l0 ^) @5 W' v# |
据教育部在沪直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协作组日前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如果再加上2003年尚未就业的18万大学生,今年有近300万大学生就业,明年则预计将突破340万。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曾在媒体上表示,大学生就业难可归结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这表明,今年大学毕业生仍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客观存在再加上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加势必会导致“校漂族”群体数量的增长,而随着这个群体数量的增加,他们最终将“漂”向何方必然会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5 M) z: l1 w* ?/ J& i( W
' W5 Y7 ]) c' f9 O' q+ j$ I
“‘校漂一族’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这一问题全社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帮助这一特殊的群体。”欧阳峣教授告诉记者,“首先,高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鼓励毕业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引导毕业生转变观念,鼓励他们到非公有制单位去、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接受锻炼。其次,我们不应该忽视学生家庭的作用。由于‘校漂一族’的大部分经济来源出自于家庭,看到自己的子女工作无着落,父母提供适当资助是可以理解的,但长此以往势必会助长他们的依赖心理,因此父母也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管理,为他们的就业和创业当好参谋。再次,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使他们尽快地找到适合的就业岗位,或者尽快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1 s" J z& j. X3 r0 F7 s
5 s/ @% q5 Y: C
“学校应该成为自己的学生人生道路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应该善待自己的学生,应该善待‘校漂一族’,尽量为这些‘学生’提供成才平台,创造成才机遇。”彭国甫书记表示,湘潭大学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校漂族”。“一是从源头上引导好尚未毕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听课、饮食、信息利用、考研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关怀和帮助;三是加强对在校学生和‘校漂一族’的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四是建立和落实沟通渠道,如要求‘校漂一族’原所在院系建立与他们的联系沟通渠道,院系老师要关爱他们,加强引导,督促他们定期汇报。特别要对那些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给予帮助,在复习、报考等方面与在校学生同等对待;五是与社会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加强对这个社会群体的管理。” t: j, t' u. o. u9 D4 I*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