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5-1-24 09:05 |
---|
签到天数: 24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 e0 t& C. n' Q1 F
8 u* d6 E* G i# G0 K# i- k 近年来,香港房价不断创造历史新高,不少本地的工薪层存了几十年的辛苦钱,却也依旧望“楼”兴叹。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连皇室后裔溥仪的侄女爱新觉罗·文嘉,在香港也买不起房子,在港居住了二十多年,依旧是租房住。# o5 ?3 ~- z7 L' y. H n; m
. L, b1 Y" A( ?! R$ J
去年,香港政府出招征重税平抑楼价,房价稍稍回稳,可租金却依旧飞速上涨,房中房、“猪栏鸡棚”也被摆到了出租市场,以前人们不可能理睬的凶宅和车位更变成了炒卖的热点。5 @+ |% V5 h1 m& g+ C# H8 y8 k
0 W6 S% {+ |* J; {6 X; N “棺材房”不见怪
$ H( X9 ~$ a, A. X* a* l! s& T; K; t* ]# X
“猪栏鸡棚”成廉租房
# I k4 i* u% m- i8 y; V8 j2 `0 c) S: M; a( v) t+ b
“劏房”“房中房”' a; Q1 E+ h" v# ~+ j1 Q
0 T: D z' U& y& U2 ^( g9 g 大行其道
' D9 ^1 f/ S9 w) v
4 F+ a f9 O( f$ D4 K" g 在房价回稳的局势下,香港不少业主“转卖为租”,租金随之高涨,“棺材房”、“猪栏鸡棚”有人住,凶宅也被买家四处“追踪”,连无路可出的“死”车位亦有人买……% o0 p' Y5 K! P% L
- i* i6 ^ `) C. ~9 c
香港早已闻名国际的“棺材房”隐没在深水埗、观塘、北角等旧区。所谓“棺材房”就是只有一张床、人开门直接上床的房子。对港人而言,这10万住在蜗居“棺材房”的下层人士,并非什么新鲜事,只是在楼价租金不断攀升下,租客并非全是伤残的老人,现在还包括八九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更令人惊奇的是,不足3平方米的空间,平均租金却媲美山顶豪宅。' E0 m% }; e. F" Y) ^) S
2 o. i( o7 P- [/ R4 K; s
北角英皇道一栋隐藏“棺材房”的旧楼,约400英尺的单元房中,用黄色铁笼作隔断,上下排两层棺材房,为数30间,每个棺材房只有约3英尺乘6英尺的床位。据了解,该房间的“棺材房”入住率近八成,租金为1000港元至2500港元不等,租客清一色是男士,有领综援的单身汉,亦有低收入年轻人。
' J0 O1 K4 `+ I5 @, X5 q+ L" a' D4 r, J, W. Y& z
近日更有香港媒体报道,上水天平山村渔场、元朗榄口村的不少猪栏与鸡棚,竟被改建成“廉租房”。有住客表示,虽然环境恶劣,但却负担不起正常单元的租金,唯有居于此地。
" S# M/ u/ R3 _) K' v; N# {* }# D0 u7 [/ j1 R& o
“劏房”“房中房”5 x, q9 L* P: E3 `3 \) A/ f
1 }+ v4 x1 G3 Q9 C7 J 大行其道
$ I! J) L! p# V
) Z- m! k$ e6 V8 @# { 香港的房贵租金也贵,居住压力不单止压在打工仔头上,近年内地生涌往香港升学,部分大学生亦分配不到宿舍,要转而租住劏房。大学附近的劏房供不应求,租金自然飙升,一班大学生未踏入社会已先尝蜗居滋味,三位大学生合租十几平方米的劏房,平均每人只能分配到5平方米左右。; E3 r; G, `! c: X; Q' r4 m
6 W, |' F& O2 I2 \8 R% d" T. y2 n
香港的“劏房”就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常见于唐楼等建筑物。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间成不少于两个较细小的独立单位,然后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每个小房间的面积由几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月租金亦要三至五千元。租客通常为草根阶层、新来港人士或单身人士。
' Y- {3 X r3 l) w- Z# \; o, R) ^8 q
另一边厢,铜锣湾、中环等市商业区近期出现了不少“酒店式”装潢、家电齐全,更提供无线上网的“豪华房中房”,受到白领青睐。以位于铜锣湾、面积约20平方米的房中房为例,月租可达1万元,平均租金也贵过香港的豪宅。
3 f5 e' |) y7 D/ a: s+ W
, O1 q: Q! \9 a' a1 y o! ` 调查发现,香港30年以上的旧楼约有42%的单位被改建成房中房,估计全港有至少6.7万个单位。但建筑测量师指出,分间单位影响楼宇结构和消防安全,装修雅致却暗藏危机,入住可能随时有危险。
! z$ V( J' l6 c5 W: I$ u h! W' Y1 ~/ P
为解决住房问题,香港不少人发挥创意,除了劏房外,香港社会上亦衍生出另类廉租屋,包括在货柜内放置简单家具,瞬间变成月租千余元的数十方英尺住所。另外,亦有非洲或南亚裔难民,因为没有身份证,结果合租元朗、天水围一带由猪栏改装而成的房间,环境出奇恶劣。更有人在网上放租僭建地库变身的“地牢屋”。; h3 D2 y, |( C4 m- k* U+ r
& q e; m- |# r
天台、“死”车位、凶宅6 D' }, Z, @9 ]
1 H; l. B. c5 Z) P: E 也有人买
# o; U8 Q! {. C# c' {" \6 Y+ B0 @. d, H6 \# \
楼价远高于普通大众的负担能力不说,炒家不顾政府重招打楼,纷纷“各出奇谋”,令市场上浮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物业买卖或租赁个案。- S9 _! P+ y& o! Z* c% y% I
% z, x) m9 E. c 位于荃湾一个40平方米的天台,“空落落”的只有几盆花,也卖了两百多万港元。这种天台变相成为投资,因为在旧楼改造时可用作钉子户的要价筹码。缘于地产交易资料显示,去年香港太古公司为了建新楼,以1920万元巨资购买了两个钉子户天台,价格高过香港最贵的楼盘太古城海景房。
/ y F( w% l* Q' @
* b; e% `' K2 A- ?+ u3 V8 I- i" b/ y* h: g 投资额较少的车位,在香港政府征税打击炒楼后,因为投资额较少尤受欢迎。一些俗称“死位”的难于泊车的车位,近来也被标价发售,租价较低但一样可以成交。据香港媒体报道,有部分交易火热的“死位”,实质上根本难以在停车后下车。, `# ]7 y* d; F1 f
( Z8 Z' m h0 Q, ~$ T# v
而且以前香港人谈之色变的“凶宅”,近期也有放售。据称,此类宅子可以出租或转卖给不介意的外国人士。由于成交价低,出租回报率反而可高达10%。
, }/ @# U6 q N% r; Q) B
2 u* {+ L6 J' ?( c 置业梦难圆
% \2 J; z/ w1 a: n( I# S% U4 @2 a" ~9 Q, r$ m) ]
未毕业的大学生抱怨置业难,学历低的年轻人也不敢奢求买房子,把希望寄托于申请政府的公屋。
4 U, r% _6 C$ u$ t- h9 }; h, x" W0 b* y( S) H; n: W' p9 Q- I3 M3 m9 ~( J, K
港人小欣租住一个12平方米的劏房,每月租金2500元。面对楼价长年居高不下,小欣坦言对他们这班80后、90后,置业是遥不可及的梦。小欣说,“现时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点一万多元,毕业后既要还大学资助贷款,还要交贵租,百物腾贵,买楼谈何容易。”( V4 f7 O* s; [) M- L+ A
. q' l; X4 B- a. ^+ z
% n {1 F7 G: c
18岁的阿云,中三辍学后从事灭虫工作,月入8000元。阿云已向房署申请公屋,最大心愿是早日上楼,建立自己的安乐窝,“我根本不敢妄想有能力买楼。”( Q0 N( s5 i5 w9 \6 {/ {2 m
1 P2 k. y/ d* E. x4 K
香港的房价之高,连中产人士都抱怨没能力置业。当中学教师10年的许先生,两年多前偕妻租住港岛大坑40平方米的旧楼单位,虽然现职主任级的他,两口子的月收入约有六七万元,但他坦言要在港岛区置业殊非易事。今年分别38岁和34岁的吴氏夫妇,家庭月收入为6.4万元。他们有意买楼,但觉现时楼价太贵,怕高楼价置业,随时会变成“负资产”。
& R, s4 l7 p0 d. U+ c- m/ E( k$ ?- j0 l5 t$ q*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