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朱榕基的进来
主题:退休后的朱镕基梦中风月退休后,朱镕基最大的原则就是不谈工作。他明确表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离开中南海的总理座椅后,朱镕基并不固定在北京居住。他去过上海,去过湖南,也去过广东。无论在哪,他都极力避免与地方官员接触时谈及工作。中国的惯例是,即使退下来的国家领导人来到某地休养,当地领导人亦会进行礼节性拜访。每当这些官位在身的人来访时,快人快语的朱镕基总是开门见山先行表态:不谈工作。
朱镕基之所以如此重视“不谈工作”的问题,自有其深刻的考虑。他作为前任,已经把工作彻底交接给后任温家宝,如果他再指手画脚,不仅对国务院新班子的领导不利,与自己的做人风格也不符。为求双重保险,他同时还要求身边的工作人员替他把关,婉言谢绝亲朋好友之外的拜访者。
文笔上乘 擅拉京胡
朱镕基在位时,尽管工作繁忙,但他每日的阅读量仍然相当大,除了文件和汇报材料外,坚持阅读国内报刊、海外报刊、英文原版报刊。现在,虽然他离开了政治舞台,但阅读习惯却没变。只不过,现在他可以把更多时间转向兴趣阅读。退休后,他开始有计划地阅读过去想读但没时间读的书籍,文史哲、科学、人物,种类繁多。
过去,人们对朱镕基的记忆和口才有所领教,但对他的文笔水平可能知之甚少。朱镕基在历来重学的湘风熏染下,年轻时文笔就表现出色。据他的中学同学回忆,朱镕基在湖南长沙一中就读时,有两门功课颇为突出,一门是国文,一门是英文,他的国文作文和英文作文常常被学校作为范文陈列于玻璃窗中。
而且,朱镕基是个老京剧迷,拉胡琴已经成为他退休后的一大乐趣。朱镕基的夫人劳安也是个京剧爱好者,她过去学过梅派和荀派唱腔。现在,当两人兴致都起时,在家来场夫妻京剧会也不是罕见事,夫人吊好嗓子开腔时,朱镕基坐在一旁,用京胡为夫人伴奏,其“妇唱夫随”的情景,煞是其乐融融。
乐于聊天 谈笑风生
朱镕基与妻子劳安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人都众口一词地说好。劳安性情温和且干练。她嫁给朱镕基后,无论朱镕基政治上受到什么冲击,她始终不离不弃,与他携手共患难。
朱镕基已过了75岁,进入晚年后,身体上难免有些小毛病。朱镕基退休以来,做过一次小手术,切除了一个良性肿瘤。听说,这个小瘤子曾让劳安分外紧张,甚至让她寝食难安,当朱镕基的小肿瘤割下后送病理检验证实确为良性时,劳安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别看朱镕基以前严肃得吓人,现在他去医院看眼、看牙时,人到哪里笑声就跟到哪里,且谈笑风生的水平煞是了得,医务人员经常乐成了一团。
书法苍劲 却极吝赐
朱镕基的字,写得遒劲潇洒。读者不妨看一下他1988年写下的4个字——清正廉明,就可看出朱镕基的书法功底。但朱镕基在位时,几乎从不题字。退休以后,他练习书法的时间多了,字自然也越写越苍劲。可人们向他索字,他仍是颇为吝赐。
清官留名 不返故里
朱镕基的祖籍在湖南乡下,家境败落后,他父亲朱希圣迁居长沙市,所以朱镕基从小成长于长沙市。据说朱镕基17岁那年,曾回过一次乡下老家。1947年,朱镕基考取清华大学,此后,再未回过老家。朱镕基并非对故乡没有情感,他心中的顾虑仍然存在。在位时,他担心家乡拿他旗号行事;下来后,他担心家乡拿他包装搞旅游。
朱镕基主持国务院工作时,曾经先后在多个场合向官员推荐西安碑林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朱镕基说他从小就会背诵这段箴言,他希望每个官员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很注意防范自己的名声被不当使用,对故乡也同样。 <P>顶</P> <P>顶</P> 西安碑林刻录的一则明代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偶最喜欢他了!!! 湖南人的骄傲啊! <P>他生错了国家,生错了时代</P> <P>来了!</P><P>是我的榜样</P> <P>恩,顶</P> <P></P><P>ai dai !</P> 不错的一个人 <P>顶,可惜啊,有权无势,要不中国的贪官真他妈不好过。</P><P>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哎~~~</P> <P>偶像,虽然腐败方面没怎么得意,但其他方面都很好,</P> <P>偶一向很敬佩他滴~~~~~~~</P><P>顶!!!!!!!!</P> <P>致敬!</P> 湖南人难得的人才啊! 再顶 他和周恩来是中国政界的榜样 支持 他是个好领导。。。。。。。。都喜欢他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