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放流1100万尾水生动物 为历年来规模最大
<p>昨天下午,钱塘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在富春江畔举行。浙江省及杭州市财政共投入100万元,放流了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等11个品种、约1100万尾水生动物。数量还是品种,历年来规模最大。</p><br />
<p> <strong>靠捕鱼一年收入超10万元</strong></p><br />
<p> 常见的花鲢、青鱼等外,钱塘江珍稀土著品种,如三角鲂、中华鳖、中华绒螯蟹等引人注目,其中,三角鲂10万尾、中华鳖1万只、中华绒螯蟹150万只。</p><br />
<p> 增殖放流,最开心的要数江边渔民。因为钱塘江的野生鱼、鳖、蟹越来越少,价格一路飙升。</p><br />
<p> 富阳渔村渔民孙家林,忙着往江里倒小甲鱼,他开心地说:“上星期我还捕到一只1斤多重的中华鳖,卖了六七百块钱。”他的同村渔民,一年收入高的超过10万元。</p><br />
<p> <strong>味道实际上比阳澄湖蟹好</strong></p><br />
<p> 这次放流,经济价值最高的数中华鳖和中华绒螯蟹。</p><br />
<p> 钱塘江野生中华鳖每年才长三两,营养好,市面上可卖到480元一斤。</p><br />
<p> 中华绒螯蟹是钱塘江流域的土著蟹,放养到阳澄湖就是阳澄湖大闸蟹。因为钱塘江水质比阳澄湖好,在这里放养的蟹,味道实际上比阳澄湖蟹还要好。放下去时只有0.1两重,价格约0.2元,今年10月可捕,重约三四两,每斤市场价至少100元。</p><br />
<p> <strong>花白鲢等对钱塘江功不可没</strong></p><br />
<p> 人工增殖放流,不仅渔民得实惠,对生态环境也有重要的修复作用。</p><br />
<p> 增殖放流的品种和数量,经过专家多次论证。恢复钱塘江天然经济水生动物多样性,优化鱼类种群结构,改善江域生态环境。</p><br />
<p> 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叶金云说,比如,俗称包头鱼的花白鲢以浮游生物为食,如蓝藻绿藻等,能降低水质富营养化,号称钱塘江水体的“净化器”。</p><br />
<p> 花白鲢生活在水体上层,三角鲂和花-活跃在水体中下层,翘嘴红鲌属于中上层鱼类,中华鳖、中华绒螯蟹、鲤鱼则生活在底层水里。他们各司其职,净化并修复着钱塘江生态。</p><br />
<p> <strong>钱塘江生态遭严重破坏</strong></p><br />
<p> 钱塘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我捕鱼30年了,30年前一捞满满一网的鲥鱼、刀鱼,现在一条也没了。”老渔民孙大伯说。</p><br />
<p> 近年来,由于水污染、过量采砂等原因,破坏了底层生态,钱塘江的水温、潮流发生巨大变化,改变了鱼类的产卵繁殖条件。有的鱼类因此丧失了繁殖能力,如花白鲢,越来越少。而鲥鱼、刀鱼,则面临绝种的危险,但专家们对此也束手无策。</p><br />
<p> “钱塘江自然生态的恢复,光靠增殖放流不能根本解决。最终,还是要依靠改善沿岸、江中的生态环境。”杭州市渔政站站长俞永田说。</p><br /> 还以为放生呢 原来放养
页:
[1]